网络营销炒作越来越低级有待创新
互联网上任何一种“波澜壮阔”的事件背后均涉及到某个集团的利益,而利益背后均存在着某个或多个营销推广团队,这便是网络炒作关系链。炒作事件其实可追溯到好些年前,一次成功的炒作便可带来绝对的网络爆发力,然后牵引着大众的眼球吸引力,然后再利用转化为某些人的利益。
但现在,这种炒作有效性和时效性似乎越来越低,事实上,无论是哪一项业务,当网民们得知原来所了解的事件,其实都是有组织、有预谋的宣传策划时,都会有一种‘被玩弄’的感觉,网络的非功利性就被打破了。短时间内有较高的眼球率,随着新一轮事件的爆发,网民的热情、注意力总会及时地发生转移。要看具体的话题,但一般最长维持几天。
和广告一样,网络营销卖的是点子,是想法,创意在这里面显得比任何一种营销都重要。你的话语、你的图片能引起更多网民的共鸣,进而进行回复、转载,那么你的营销就成功了一大半。“炒作”性质的营销,短时间可以催化舆论关注并从中引导,为广告主带来短期价值。但是营销过程中的舆论无法受广告主及“推手”控制,舆论很容易失控,这些问题可能为广告主带来公关危机。“网络推手”的互联网营销组织为广告主提供互联网营销策划及执行,这种基于“炒作”性质的营销,存在大的风险与隐患,包括对广告主品牌损害的风险、对媒体公信力损害、以及政策监管的风险等等。
现在,其实企业越来越难炒作了,甚至,人们对“炒作”手段中险恶人心的揣摩底线也越来越低。“艳照门”之时,还没多少人会立刻判定是这位女星想要更走红,到了两年之后的“兽兽门”,视频流传未几,就有人一口咬定,这必然是第一车模或其公司在为下一步商业计划博眼球。或许,某一天,“局长日记”再现,就会有人判断此乃来宾国际大酒店背后策划,“周久耕”复出,就会有人认定必是南京卷烟厂“九五之尊”营销策划。
要真到了这一天,那么作为炒作人或者是被炒作人来说,都是一种非常大的悲哀了。网络营销不可能一直靠炒作进行下去,而需要一种创新的,上进的能带动积极效应的宣传方式了。这个建议多学学GOOGLE和苹果公司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