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互联网+”医疗的发展历程谈其未来
“互联网+”相信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了,各个行业争抢互联网美食的现象随处可见,不管处在哪个行业,都希望从中分取一块蛋糕,“互联网+医疗”也不例外。
自从“互联网+医疗”概念被提出以来,各种医疗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,甚至那些一直不被大众所关注的医疗服务提供商也迎来了春天,各路资本纷纷入局,好不热闹。
不过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谈了那么长时间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,我们真的明白这短短几个字所蕴含的内容吗?简单的把现有的就诊模式搬到网上就是,还是说借助互联网实现医生对患者的直接沟通,实现医生间的病例信息共享等,这就叫“互联网+医疗”了?
不,这些仅能叫做“互联网医疗”,当不得“互联网+医疗”。“互联网医疗”是借助互联网使医疗快捷化,而“互联网+医疗”则是完全结合互联网,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统一,打破传统医疗信息孤岛的现状,将医疗信息透明化,从根本上控制医疗成本,进行质量把控,实现患者对医生,对医院,对医疗设备厂商,软件厂商,药厂和其他相关服务商的直接对接,真正实现医疗大数据。
当然,这些仅是个人的学习和思考总结,认为有道理的可以继续往下阅读,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。
医疗发展过程
说“互联网+医疗”,不得不谈下我国的几个医疗发展过程。
首先,那肯定是神学医疗,出于无知和恐惧,将疾病的出现归结为神的惩罚,这一阶段是医疗的起源。
其次,个人医疗模式,或者说私人诊疗模式,传说中的神龙尝百草和历史上的扁鹊等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类。
再次,诊所模式,或者说独立医院模式,黄飞鸿的宝芝林和目前还能见到的独立医院都属于这一类,而他和之前那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?一个是单人医生作战,一个是团队医生作战,但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地盘,作战人员均是自己内部人员。
接着是分块型医疗,也就是区域医疗模式,将一个地区的多家医院整合起来,实现信息共享,而互联网医疗也可以变相的归结在这一阶段,或者说与区域型医疗同级。
当然最后肯定是我们在谈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了,不再叙说。
简单理了下医疗的发展过程,稍微整理,便能发展医疗的发展,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下面几个转变:
个人医生独立作战;
团队医生协同作战;
多个团队共同作战(包括但不局限于医生团体);
全球性医疗服务团体终极作战,这也就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的模式。
说到这,目前我国的医疗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呢?根据个人的观察和分析,目前的现状是处于区域型医疗中期和互联网医疗初期,为何如此说呢?
区域型医疗技术已经成熟,并已进入商业化流程,完善并且成熟的案例已经存在,并且还将继续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姿态燃烧下去。
至于互联网医疗,则刚刚起步,目前的现状是挂号网一家独大,但也还在探索阶段。
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,可以说区域型从线下开局,将分散在线下的医疗机构以地域划分,实现资源整合,然后由线下转线上,朝着真正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前进。互联网医疗则不同,他们首先专注于线上服务,然后慢慢朝着线下发展,最终实现真正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,而这一模式,目前最明显的便是丁香园的丁香医院,这便是线下布局的成果。
当然,这些都只是第三阶段,而非真正的“互联网+医疗”,说“互联网+医疗”,我们可以根据小明看病的几个发展过程直观感受:
1、小明去看病,由于所在地方偏僻不发达,当地只有一些小型医院,他只在这里做了些简单诊断,并从医生那得到了一些药物;
2、病情迟迟不好,他转去了上一级医院,医生根据小明私人账号提供过来的在家那边医生的诊断结果,增加了很多详细的检查,拍了片,验个血,化了验,然后做出了自己的诊断和治疗,并且这些信息都存到了小明的个人账户里面;
3、小明很倒霉,病还是没好,去了更好的医院,这一次医生看了之前的诊断和检查报告,没在让他再去拍片或者验血等,直接调用了之前的检查结果,并且做出了诊断,小明的病终于好了;
4、病好了,但是小明更不开心了,为啥,他被坑了,根据医生的诊断,第二家医院给他做了很多多余并且无相关的检查,并且给他开了很多没有任何治疗性的药物,所以他准备去起诉;
5、根据小明个人账户里面记载的的诊断项目、病情以及药物等,相关人员调取了医疗设备厂商存储在小明账户里面的检查结果,法院判定小明胜诉,并惩罚了医生和相关医院,而且将这些信息都公布到了网上,这位医生的职业评价被降级,医院的星级也被降,想转去这家医院的患者可以查看这些内容,做出判断;
6、病好了,钱没了,小明要去找工作了,企业调取了小明账户内的部分信息,判定他没有什么传染性病史,符合基本的健康要求,入职成功;
7、工作是辛苦的,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的,根据小明账户内不断累计的病史情况,小明可以查看详细的信息,包括这些年自己生了多少次病,具体是些什么,哪家医院哪位医生诊断,使用了哪家服务商提供的软硬件服务,这些检查结果是怎样的,并且知道这些年,自己吃了哪些药,他们来自于哪个药店和医院,由哪家药厂生产,哪个质检员把关等等。根据这些信息,提供账户的服务商开始定制小明的健康状况,并提示他将如何爱惜自己的身体,并告知他如何找到最靠谱的养生保健产品以及最近的健身产品等;
8、时光无情,小明还是走了,去之前他选择了公布他的病史并且捐献了遗体,根据病史和遗体,各路学者和机构开始研究各种药物长期内对人体的影响等课题,开始进一步改善医疗。
看完了小明看病的一生,有没有发现“互联网+医疗”真的很恐怖,你的一举一动完全被记录了下来,你的一生病史,药物等统统通过一个账户被从各种医院云,各种设备厂商云,各种软件服务商云保存了下来,并且进行了汇总。
而医院或者说医疗服务提供商那边而言,一切信息都被公开化,透明化了。医生专不专业,看诊断,医院坑不坑,看有没有乱用药乱收费,软件服务提供商软件好不好用,看数据,设备好不好用,看检查记录结果时候完善……
是不是很恐怖?不算,好吧,那这个呢,广告公司开始针对你定点投广告,硬件厂商开始为你定制私人健康设备,药厂开始定制符合你身体的药物,医疗机构开始对你的健康进行数据分析并定制化治疗,甚至涉及到你的下几代,医院开始根据你的健康来规避潜在遗传致病基因……
这就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,一个恐怖至极的模式,一个浩瀚到完全看不到边的利益的海洋,看完这些,是不是对“互联网+医疗”有了一些认识,对bat企业大举进入医疗行业的行为有了些许理解!
当然,“互联网+医疗”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,也是民心所向,但实现的路程总是艰难的,涉及的利益群体太多,前路漫漫,我们任将继续求索!
对两种医疗模式的看法
最后,阐述下个人对当前两种“互联网+医疗”模式探索(区域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)的看法。
从个人而言,我比较倾向于区域型医疗模式,先将一定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小型医院整合在一起,并且将医疗设备充分利用,实现信息共享,然后再将整合起来的区域作为最小单位,最终实现全国的信息共享,真正实现患者家门口检查,然后通过互联网全国各地看病的梦想!
而互联网医疗,虽然在很多地方比较先进,也更快速,比如阿里最近被热议的药监网站,就实现了对药品质量的监督。但就目前的发展而言,医疗过程还是主要集中在线下,各种医疗设备的检测和医生的诊断才是医疗重头戏。个人观点为互联网医疗在目前的发展中只是辅助作用,毕竟更快的让患者能享受到医生的诊断才是“互联网+医疗”的目的。
本文由奇亿网站建设原创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tudstu.com/news/1345.html,转摘请保留版权,谢谢。